衡水阜城县新闻>>头条新闻>>

阜城县码头镇调结构引项目助力乡村振兴

2020-06-09 17:12:02 来源:衡水新闻网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5月25日,走进位于阜城县码头镇中常庄村的恒滨农业园区,近40个蔬菜大棚内,茄子、黄瓜、西红柿等各类蔬菜长势喜人。“现在还没到收麦子的时候,有时间就来大棚里干活,还能增加点收入。”周边村的村民们正汗流浃背地忙着修理繁枝杂叶。

“这些蔬菜大部分都销往北京、天津,受疫情影响,直到4月初交通运输基本恢复,棚里的蔬菜才重新大批量上市。”园区负责人耿冬介绍,2月份疫情突发后,虽然销售有所影响,但在镇里的协调帮助下,他的蔬菜大棚却成了周边村民们的“菜市场”。

由于那时各村严格实行封闭管理,村民买菜成了难题,码头镇利用“云端帮扶”形式,组织各村以村为单位登记村民需求,在微信群里统一下订单,由恒滨农业直接配送到各个村口,既保证了村民日常生活需求,又为园区蔬菜解决了销售难题。

恒滨农业通过土地承包的形式,建成了高标准的温室大棚、农产品包装仓库,今年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打工的农民,成了园区的主要劳动力。目前,园区已为农民提供就业5000余人次,带动农户增收40余万元。

近年来,码头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、促进农民全面小康的“源头活水”。着眼各村实际,通过闲散地清理、土地流转、公开发包、劳务输出等多种渠道,集中政策、集中资金、集中力量谋发展,也让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。

大龙湾村、戈家坟村等种植谷子、大豆13000余亩,鲁庄村、西刘庄村等种植金银花、水果玉米2000亩,后常庄村种植密植梨900余亩,鲁庄村种植黄桃500余亩……依托土地、生态、交通等资源优势,码头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,聚焦规模经营,鼓励龙头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种养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,开展规模化农产品生产,拓宽了群众就业和增收渠道。

尤其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,码头镇也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,他们立足于早、着眼于快、站位于实,坚持疫情生产两手抓,结合扶贫产业规划,制定了《码头镇春季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》,不断创新经济作物种类,为此还成立了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小组,真正将责任落实到村、到户、到人,全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,真正实现农村增质、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。

顺着恒滨农业园往西走,就到了中常庄村的葡萄采摘园。一串串青绿色的“玫瑰香”压满枝头,虽然还未成熟,但已陆续上色,果实整齐饱满,极为诱人。

“这6亩多大棚里主要种植的是‘玫瑰香’,还有一些今年引进的新品种。这些葡萄根本用不着上市销售,光采摘还供不应求哩!”园区主人高立影的脸上,堆满了丰收在望的喜悦。

“要致富,必须解放思想,调整种植结构,找准增收方向。”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高立影在种植方面一直不走寻常路,这些年他在大棚里种过双孢菇、平菇、姬菇,后来改种葡萄,目前大棚外还有8亩多的“美国红提”,今年又尝试引进了5亩多密植梨新品种“红梨”。在他的影响下,陆陆续续有村民来到他的葡萄园里学习种植和管理技术,尝试发展葡萄种植产业。

三个月前,疫情突发的时候,正赶上大棚扣棚膜,村里封闭管理,急需的材料该从哪里购买?这可急坏了高立影。

“我们对辖区内30多家主要农资经销商春耕备耕农资储备进行了摸底调查。向82个行政村下发疫情防控期间农资需求汇总表,按照就近原则,对全镇现有农资进行了对口调配。”码头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,镇政府专门组建了“涉农物资”微信群,鼓励各村和农资经销商开展“点对点”配送,确保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,真正做到了防疫、生产两手抓、两不误。

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、助力农业生产的同时,码头镇还重点在开展精准招商、引进发展项目上下功夫。

自2月底以来,码头镇多次与有投资意向的北京信达盛公司进行线上对接洽谈。同时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积极为企业代办立项、环评、土地使用等前期手续,加快推进项目落地。不仅如此,为了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难题,还先后举办了两次“线上”银企对接会,切实为项目落地、复工复产扫清一切障碍。

“为确保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早落地、早竣工,我们严格落实责任制,对每个项目都明确人员跟踪服务,全程负责跑办前期手续,及时掌握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,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,早投产、早见效。”码头镇党委书记闫军介绍。

近年来,全镇上下牢固树立“抓项目就是抓发展,抓项目就是抓落实”的理念,在资金上,积极拓宽金融服务渠道,大力支持重点项目,努力破解项目投资的资金“瓶颈”问题;在土地使用上,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方法,坚持依法依规用地,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,确保项目用地需求。

“计划总投资15亿元的北京信达盛年产30亿包无菌复合包装材料项目,已正式落地建设。目前,投资企业的资金、生产设备搬迁准备、前期论证等工作都已到位,其余各个项目均按时间节点有序开展。”闫军表示,重点工业项目的持续引进,将对加快镇域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积极引领作用,也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动力。


来源:衡水新闻网
责任编辑:杨雅婷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电子报
立即打开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